“双减”督导全省第一,课后服务课程库上线2000门特色课程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
近年来,我国教育部大力推行“双减”政策,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近日,我省在“双减”督导工作中取得了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,同时,课后服务课程库也成功上线2000门特色课程,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后学习资源。
“双减”政策实施以来,我省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,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,积极开展“双减”督导工作。通过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,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确保“双减”政策落到实处。在全省范围内,各地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,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后学习资源。
据了解,我省课后服务课程库共上线2000门特色课程,涵盖艺术、体育、科技、文化等多个领域。这些课程由专业教师精心设计,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。课程内容丰富多样,既有传统的书法、绘画、音乐等艺术课程,也有机器人、编程、无人机等科技课程,还有武术、篮球、足球等体育课程。
在艺术类课程中,学生们可以学习到书法、绘画、音乐等传统艺术,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。书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观念,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;绘画课程则通过引导学生们发挥想象力,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;音乐课程则通过教授乐器演奏技巧,让学生在音乐中陶冶情操。
科技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机器人课程让学生们了解机器人原理,动手操作机器人,提高动手能力;编程课程则通过教授编程语言,让学生们掌握编程技能,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;无人机课程则让学生们了解无人机技术,培养他们的科技素养。
体育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。武术课程让学生们学习武术套路,提高身体素质;篮球、足球等团队运动课程则通过团队协作,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技能力。
课后服务课程库的上线,为我省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选择。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,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,实现个性化发展。同时,这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,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
总之,我省在“双减”督导工作中取得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,课后服务课程库上线2000门特色课程,充分体现了教育部门对“双减”政策的重视和落实。相信在各级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,我省的教育事业将不断发展,为学生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- • 奶牛场沼气发电项目并网,助力实现年碳减排量等效植树百万棵
- • 涞源县高原村首开“冰雪运动特长班”,贫困生凭滑雪成绩直通省队,助力乡村孩子实现体育梦想
- • 博野县古梨园运用卫星遥感技术,病虫害防治效率显著提升70%
- • 中美绿色基金合作启动,10亿美元投向保定碳中和项目,共筑绿色未来
- • 唐县古长城全息投影秀惊艳开演,数字戍边将士与游客互动合影
- • 智慧牧场管理系统在唐县养牛户中的应用:手机APP助力畜群管理升级
- • 安国药膳研究院成立,发布全球首份《药食同源大数据白皮书》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
- • 白洋淀生态补水工程启动,保定段河道治理成效显著,助力水生态环境改善
- • 博野县梨农首创“梨树共生葬”:骨灰盒嫁接古树,萌发新枝传承生命之美
- • 《保定扶贫经验闪耀《中国减贫白皮书》,太行山模式全球推介彰显中国智慧》
- • 唐县太行山跑山鸡品牌升级,鸡蛋扫码追溯生长周期,引领绿色生态养殖新潮流
- • 曲阳县虎山风景区“淘金体验营”开营,亲子家庭日淘天然金砂超50克,共享欢乐时光
- • 保定荣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低碳试点授牌,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标杆
- • 顺平县肠衣产业华丽转身,欧盟标准助力40个村集体分红翻倍
- • 高阳纺织博物馆荣膺国家工业遗产,老织机化身沉浸式剧本杀场景,传承与创新共舞
- • 古莲花池《莲池书院》实景演出,AI复原清代学子辩经盛况,再现百年学府风华
- • 保定阜平县木耳产业年产值破10亿,成为富民“黑金”
- • 野三坡烤全羊荣获碳足迹认证,生态养殖助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
- • 涞源县高原村暖冬工程正式启动,村民免费领清洁煤与电热毯,温暖冬日不再寒冷
- • 高阳非遗土布惊艳巴黎高定时装周,蓝染纹样绽放元宇宙虚拟礼服魅力
- • 百度Apollo自动驾驶测试场开放,引领50家车企设立研发中心,共筑智能出行未来
- • 【守护动脉绿廊】博野首创"人工作业黄金周" 为百万棵行道树穿"抗菌甲"
- • 安国药膳闪耀纽约时代广场,东方食疗概念引发华尔街关注
- • 顺平桃花诗会盛邀ChatGPT同台竞技,AI与人类诗人共斗诗意引学界热议
- • 保定老调剧团创排《颜元传》——清代教育家故事首登戏曲舞台
- • 白沟直播电商交易额破百亿,跨境订单增长300%,电商新势力崛起
- • 关汉卿元宇宙剧场内测启动,用户化身元杂剧角色共赴文化盛宴
- • 高阳县纺织工人家属院改造竣工,百年苏式建筑焕新颜成网红打卡新地标
- • 保定低空经济覆盖应急救援与文旅体验,拓展20+应用场景助力城市发展
- • 涿州市影视基地群演培训计划启动,群众演员日薪保底150元,助力影视产业发展
- • 涞源县高寒林场碳汇交易扩至10万亩,村民年分红破5000元/户,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曲阳定瓷非遗工坊开窑,青年匠人再现宋代“孩儿枕”绝技
- • 阜平红色漫画《晋察冀岁月》多语种版热销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
- • 涞源县高原康养中心正式投用,助力5万高海拔居民享受氧疗补贴
- • 涞源县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,助力减排二氧化碳,相当于植树1.2亿棵
- • 保定乡村振兴学院揭牌仪式盛大举行,助力三年培育万名“数字新农人”
- • 博野县“教育强县”三年行动圆满收官,农村学校塑胶操场全覆盖
- • 涞源七山滑雪场碳中和认证:冰雪经济与生态修复的双赢之路
- • 太行山易地搬迁后续扶持“十大工程”助力3.2万群众迈向幸福新生活
- • 唐县山区学校营养餐全覆盖,跑山鸡与有机蔬菜助力健康成长
- • 直隶总督署夜游项目全新上线,全息投影再现李鸿章批阅奏章的历史瞬间
- • 保定县域经济大脑上线,AI算法助力13县区产业链精准互补
- • 博野县梨农匠心独运,千年梨树图鉴数字藏品销售额破千万
- • 府河清水河生态修复工程圆满竣工,水清岸绿景观重现城市繁华
- • 中日韩健康产业合作园落户保定,三星医疗等10家企业入驻,共筑区域医疗新高地
- • 顺平桃花经济再升级,冻干桃花茶出口量领跑全国,市场份额高达75%
- • 唐县古中山国文物数字活化:青铜器纹样变身限量版NFT盲盒,传承千年文化新风尚
- • 保定社区食堂全覆盖,60岁以上老人享5元三餐福利
- • 高阳县纺织工人家属院改造竣工,百年苏式建筑焕新颜,变身网红打卡地
- • 芦苇画非遗工坊携手清华美院,毕业设计展惊艳米兰
- • 京保社保卡互通:打破地域限制,实现异地就医与公交出行一卡通用
- • “乡村振兴战略助力,2000套乡村教师周转宿舍三年建成,偏远地区教师生活条件显著改善”
- • 唐县西胜沟峡谷悬崖咖啡馆惊艳亮相,360°全景玻璃屋带你俯瞰太行云海
- • 曲阳县石雕技校携手故宫,共育50名贫困生成为文物修复师
- • 顺平肠衣非遗馆开馆,透明车间直播古法灌肠入选央视《匠人志》传承匠心,展现非遗魅力
- • 涞水野三坡国际地质艺术节盛大开幕,12国艺术家共绘岩层画卷
- • 顺平桃花节引入元宇宙技术,游客可定制虚拟花神形象,打造沉浸式体验盛宴
- • 顺平腰山镇试点“未来乡村”:无人机配送助力实现全面覆盖
- • 徐水驴肉碳足迹认证发布,每份火烧可追溯养殖环节碳排放量
- • 阜平县悬崖村秸秆龙舟申遗成功,20米巨龙端午竞渡唐河,传统文化焕发新生
- • 保定元宵灯会创吉尼斯纪录,10万盏手工灯点亮古城墙,再现千年古韵
- • 涞源县高原村建成“光伏取暖社区”,冬季供暖成本降低70%,绿色环保新篇章
- • 中俄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盛大启动,优选项目落地深圳园区
- • 五一假期将至,白石山玻璃栈道客流预警启动,限流2万人次/日确保游客安全
- • 涞源光伏扶贫电站年收益突破亿元大关,助力800个村集体稳定分红
- • 涞源县高原村“冰凌剪纸”申遗成功:零下20℃窗花百年不化,传承千年民俗艺术
- • 郦道元地理研学基地正式投用,数字沙盘展现《水经注》水系变迁
- • 环首都绿色农业走廊建成,生物防治技术助力农药减量60%
- • 保定乡村复兴论坛成功举办,发布《传统村落活化利用指南》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安国药膳研究院发布《全球药食同源指数》,保定成为健康食品研发新高地
- • 京保社保卡互通:开启异地就医、公交出行一卡通时代
- • 阜平县易地搬迁社区配建创业中心,助力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