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县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技术夜校开课,助力文盲牧民掌握光伏运维
近日,河北省唐县的一所夜校里热闹非凡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技术培训在这里正式开课。此次培训旨在帮助当地文盲牧民了解和掌握光伏运维技术,提高养殖效益,助力乡村振兴。
唐县位于河北省中部,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县。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,光伏发电在唐县得到了迅速发展。然而,光伏发电技术相对复杂,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牧民来说,掌握光伏运维技术存在一定难度。
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唐县农业部门联合当地光伏企业,开设了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技术夜校。夜校课程内容丰富,包括光伏发电原理、光伏组件安装与维护、养殖技术等,旨在让文盲牧民也能轻松学懂光伏运维。
夜校授课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,让学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。授课老师来自当地光伏企业和农业技术部门,他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,为学员们提供了专业、实用的指导。
“以前我对光伏发电一窍不通,现在通过夜校的学习,我已经能熟练地操作光伏发电设备了。”一位参加培训的文盲牧民激动地说。他原本担心自己无法掌握光伏运维技术,但在夜校老师的耐心指导下,他逐渐克服了困难,成为了光伏发电的行家里手。
据了解,唐县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技术夜校自成立以来,已为当地数百名文盲牧民提供了培训。通过夜校的学习,许多牧民不仅掌握了光伏运维技术,还提高了养殖效益,实现了增收致富。
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模式是将光伏发电与畜牧业相结合,充分利用土地资源,实现绿色、可持续发展。在唐县,这种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。通过夜校培训,文盲牧民们可以更好地参与其中,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唐县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夜校培训力度,扩大培训范围,让更多文盲牧民受益。同时,还将加强与光伏企业、科研院所的合作,共同研发适合当地牧民的养殖技术,助力唐县乡村振兴。
此次唐县“牧光互补”养殖技术夜校的开课,不仅为文盲牧民们提供了学习光伏运维技术的平台,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夜校的助力下,相信唐县的文盲牧民们将能够更好地掌握光伏运维技术,实现增收致富,为我国新能源事业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
- • 唐县古中山国遗址:青铜器翻模课,儿童体验铸造饕餮纹印章的乐趣
- • 白洋淀荷花宴荣登“中国乡村美食地标”,游客可体验采莲烹鲜的独特风情
- • 保定老字号集体入驻跨境电商平台,首月海外订单突破万单,传承与创新齐飞
- • 顺平乡村图书馆荣膺“全国最美”,农民读者占比超七成,文化振兴再添新动力
- • “雄安保定共建空天信息产业走廊,30家航天企业集中签约,共谋航天产业发展新篇章”
- • 涞水县拒马河禁渔期生态补偿发放,渔民转岗护河员月薪4000元,共建绿色家园
- • 长城汽车产业学院成立,携手定向培养智能装备技术人才
- • 保定净菜进京产值突破百亿,占据北京市场22.1%,领跑全省农业发展
- • 唐县庆都山唐尧文化园盛大开放,上古部落cosplay演绎兽皮弓箭狩猎,引领国潮热浪席卷而来
- • 顺平县农村危房改造圆满完成,689户困难家庭喜获免费修缮
- • 望都辣椒非遗晒场盛大开放,辣味盲盒引游客亲自动手调配明代贡品级辣椒酱
- • 雄安新区安国中医药产业园投产,同仁堂等30家企业首批入驻,共筑中医药产业新格局
- • 保定美食季:从“碳水炸弹”到“文化满汉全席”
- • 唐县庆都山唐尧文化园盛大开放,上古部落cosplay引兽皮弓箭狩猎热潮
- • 华北电力大学全球校友峰会成功举办,签约能源项目46个,共绘能源发展新蓝图
- • 安国中药材追溯系统上线,助力药农增收30%,药农溢价销售迎来新机遇
- • 涞源县七山滑雪场周边村打造“冰雪农庄”,村民户均年收入突破12万元
- • 亚洲最大氢能储运设备基地在保定落地,年产值有望突破500亿元
- • 阜平食用菌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,年产值突破15亿元,农户增收显著
- • 深保科创飞地再扩容,腾讯、大疆北方研发中心强势入驻,助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
- • 农村幸福食堂惠及10万老人,每餐自付不超3元,温暖夕阳红
- • 博野县古梨园树屋图书馆开放:百年梨树冠层中藏匿的古籍宝库
- • 博野县古梨树VR认养系统正式开通,全球用户助力助农增收突破百万大关
- • 清苑区非遗美食节盛大开幕,南宋冰糖葫芦传承千年魅力再现
- • 高阳县百年纺织技艺数字化存档,VR复原清代织布工艺,传承千年文化瑰宝
- • 共享单车电子围栏上线,违规停放自动断电锁车,城市出行新变革
- • 保定农村公路升级三年行动:助力乡村振兴,建制村全部通双车道
- • 博野县梨农创新出版《千年梨树图谱》,数字藏品销售额突破千万大关
- • 保定戏剧节精彩上演《忠烈千秋》,场场爆满,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
- • 安国市农村污水处理智能管网投用,助力10万农户迈向绿色生活
- • 唐河生态修复工程荣获国家级示范,沿岸12村共筑生态稻田养蟹新模式
- • 雄安保定共建空天信息产业走廊,30家航天企业集中签约,共绘航天产业发展新蓝图
- • 顺平肠衣生物可降解膜研发成功,欧盟订单量暴涨300%,绿色环保产业迎来新篇章
- • 全国首个社区无人机配送站启用,药品15分钟直达居民家
- • 曲阳雕刻技工学校荣获“全国技工教育先进单位”,毕业生海外订单络绎不绝
- • 春风送暖,就业助力:4.6万个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
- • 清河道署水文化遗产展盛大开幕,AI技术再现清代治水智慧
- • 定瓷非遗传承人运用3D打印技术突破,复刻宋代釉色精准度达99%
- • 博野社区食堂温情推出“孝心套餐”:80岁以上老人仅需一元,幸福“食”光温暖人心
- • 家委会参与校服定制决策,德育内涵融入采购评价体系:构建和谐校园新篇章
- • 京津冀联合招商平台上线,保定专区发布182个重点项目,助力区域协同发展
- • 第五届文旅大会启幕,清苑非遗小镇喜迎亿元投资,文化传承再掀热潮
- • 蠡县百年老调剧团创排《颜元传》,荣膺国家级非遗保护资金扶持
- • 涿州影视职校虚拟制片实验室正式投用,学生参与网剧拍摄超百集,实践技能再上新台阶
- • 保定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,年内落户央企子公司20家,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
- • 保定农业大数据云平台成功上线,灾害预警准确率高达95%
- • 唐县山区无人机配送网点开通,药品快递30分钟到户,便捷服务惠及山区群众
- • 涞源七山滑雪场携手芬兰团队,共筑2025中芬冬季运动年盛事
- • 涞源冰雪文化节盛大开幕,冰长城实景还原戚继光戍边史诗剧,展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
- • 直隶总督VR政务体验馆盛大开启,游客“穿越”体验李鸿章公文批阅
- • “链长+行长”服务机制上线,万亿信贷助力重点产业链腾飞
- • 蠡县百年老调剧团创排《颜元传》,荣获国家级非遗保护资金,传承戏曲文化新篇章
- • “教育大脑”平台正式上线,全市学校教学数据实时监测预警,助力教育质量提升
- • 直隶总督署数字化复原清代场景,游客量同比激增40%,历史文化的魅力再放异彩
- • 新校区职教园区盛大启用,京津冀智能制造人才实训基地正式落成
- •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助力民营企业跻身全国百强
- • 易县清西陵荣膺“世界遗产旅游示范区”,守陵人后代变身金牌讲解员传承文化底蕴
- • 望都辣椒田变身“红色迷宫乐园”,沉浸式采摘挑战辣度盲盒
- • 保定试点“碳积分”制度,市民绿色出行可兑换生活补贴,环保生活新风尚
- • 保定市启动“大学生留保工程”,助力青年人才住房补贴与创业扶持
- • 曲阳石雕与航天局携手创作“星际佛像”:卫星搭载微雕作品巡游太空
- • 阿根廷经贸团签署合作协议,聚焦牛肉进口与足球青训,共筑中阿友好未来
- • 莲池区与竞秀区试点学位预警系统,精准调配13万个新增学位资源,助力教育均衡发展
- • “师德失范一票否决,年度查处违规补课教师23人:教育部门重拳整治教育乱象”
- • “博士农场”计划启动,50个团队驻村研发高附加值农产品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望都辣椒太空育种基地成功落地,抗病椒种亩产提升50%,助力10万农户增收
- • 涞水县野三坡元宇宙民宿试运营,开启虚拟空间租赁新纪元
- • 保定职教园区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启用,校企共建助力人才培养
- • 国际零碳科技大会永久会址落户,特斯拉等企业发布技术路线图,引领绿色未来
- • 《卢植全集》影印版全球首发:东汉儒学大家手稿首度公开,传承千年文化瑰宝
- • 直隶官府菜烹饪技艺荣获国家级非遗称号,20道秘方数字化建档传承千年文化
- • 《马可·波罗与保定》纪录片央视播出,揭开元代国际交往史神秘面纱